ST國安:已計提超5億元應對投資者索賠 律師稱目前仍可提出索賠
    2023-05-30 21:15:43 來源: 大眾證券報

    (原標題:ST國安:已計提超5億元應對投資者索賠 律師稱目前仍可提出索賠)

    公司董事、監事頻頻辭職的ST國安(000839),近期發布公告稱由于年報問詢函涉及內容較多,需要進一步補充和完善,將延期至6月5日前回復。而公司此前發布的2022年報中,ST國安對公司證券虛假陳述引發的投資者索賠事項進行了說明,稱公司的預計上述未決訴訟很可能導致公司承擔賠償責任,截至2022年12月31日累計已計提預計負債5.29億元。


    (相關資料圖)

    2023年4月28日,ST國安發布2022年年報,立信會所出具了帶解釋性說明段的無保留意見審計報告,提醒財務報表使用者關注2022年公司歸母凈利潤-13.88億元,經營性現金流量凈額-2.94億元,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流動負債高于流動資產。由于流動性緊張,公司還存在未按期償付債務的情況,部分債務涉及司法訴訟。

    年報中,ST國安還披露了公司虛假陳述遭索賠情況,稱由于公司在2009-2015年期間存在證券虛假陳述,公司部分投資者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法院判令公司賠償其投資損失,并承擔案件全部訴訟費用。公司預計未決訴訟很可能導致公司承擔賠償責任,將上述涉訴事項確認為預計負債和營業外支出。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累計已計提預計負債5.29億元,其中2022年計提4.27億元。本報告批準日后,由于訴訟時效內的后續新增訴訟案無法合理估計和可靠計量,公司無法預計后續新增訴訟事項對本期利潤或期后利潤的影響。

    10天以后,深交所就ST國安2022年年報發出問詢函,要求公司針對“2022年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7.07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3.88億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凈利潤-7.56億元,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2.94億元。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貨幣資金金額3.57億元,較期初下降45.47%;短期借款金額9.19億元,較期初下降37.05%;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金額8.06億元,較期初增長12%;長期借款金額4.29億元,較期初增長1688.96%。已連續五年扣非后凈利潤為負值。2022年財務報告被出具帶持續經營重大不確定性段落的無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等情況,按要求進行說明。

    將時針撥回2021年6月2日,ST國安公告稱收到證監會《行政處罰決定書》,其子公司青海中信國安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青海中信國安”)納入ST國安合并報表的2009年至2014年期間,累計虛增營業收入5.06億元,累計少計財務費用5.07億元,累計虛增利潤總額10.13億元。另外,披露的2015年年報中也存在虛假記載。

    對此,北京市盈科(南京)律師事務所駱意律師向記者解釋,凡在2010年2月6日至2020年5月17日期間買入ST國安,在2020年5月17日收盤時繼續持有該股票且虧損的投資者,仍可提出索賠,可以通過微信公眾號“大眾證券報”(特征碼:33)報名,參與訴訟索賠征集。

    駱意提醒,投資者若進行索賠預先登記,建議準備如下材料:1、ST國安全部對賬單或交割單原件。(注意事項:原件要加蓋證券公司營業部印章,從第一筆買入開始打印,一直打到最后一筆賣出,尚未賣出者需要打出目前的股票庫存股情況。2、投資者身份證復印件。3、證券公司營業部出具的證券開戶確認單(對賬單或交割單顯示身份證號碼的,可不出具開戶確認單)。(注意:如涉及在多家證券公司開設的證券賬戶,需分別打印。)

    另外,2023年4月6日,ST國安發布重整和實控人擬變更的進展提示公告:國安集團等七家公司重整計劃的執行期限為2023年1月18日-2024年1月18日。國安集團持有的三家上市公司股票需在執行期限內劃轉至國安實業。2023年4月4日,經在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查詢,公司控股股東國安有限股權已變更至國安實業名下。

    此前公司發布的重組計劃中涉及債務重組方面的安排為:每家債權人100萬元(含本數)以下的債權部分全額現金清償,在重整計劃執行期限內分兩次清償;100萬元(不含本數)至5000萬元(含本數)部分,可選擇“3%現金+以股抵債”或“20%現金清償,剩余部分豁免”;超過5000萬元部分“3%現金+以股抵債”清償。記者 王君

    掃碼報名索賠

    關鍵詞:
    責任編輯: 梅長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