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詐民警揭開幫信罪“面紗” 教你如何避坑
    2023-08-28 18:31:59 來源: 人民網(wǎng)


    【資料圖】

    人民網(wǎng)北京8月28日電 (郝萍、周靜圓)最近,反詐電影《孤注一擲》正在上映,電影中“跑分車隊”“水房洗錢”的情節(jié)引出了一個熱門的話題——幫助信息網(wǎng)絡犯罪活動罪(以下稱:幫信罪)。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對外發(fā)布了幫信罪司法治理的調研報告。報告指出,被告人低齡化、低學歷、低收入特征明顯,初犯人員占比較高,有的電詐犯罪組織已經(jīng)將未成年人、在校學生作為重點發(fā)展對象。人民網(wǎng)“求真”欄目邀請反詐民警揭開幫信罪“面紗”。

    “在校學生和無業(yè)青少年,甚至是未成年人更容易卷入電信網(wǎng)絡詐騙案件。”山東濰坊青州市公安局反電信網(wǎng)絡詐騙大隊中隊長龐偉介紹,他們因為貪圖賺快錢,將自己的電話卡、銀行賬戶和互聯(lián)網(wǎng)賬號出租、出借、出售給他人,或者是幫助詐騙分子搭建設備實施犯罪,還有的從事“吸粉引流”“販卡洗錢”等電信網(wǎng)絡詐騙及關聯(lián)違法犯罪活動,被詐騙團伙利用充當犯罪“工具人”。

    在利益誘惑面前,涉世未深的學生群體容易迷失方向,一步步陷入違法犯罪的泥潭。龐偉表示,有些學生可能認為,只不過是將自己辦理的電話卡、銀行賬戶、微信和支付寶收款碼以及互聯(lián)網(wǎng)賬號租出去給他人使用,他們干什么跟自己沒有任何關系……就是這些“誤以為”,讓無辜的家庭遭受騙局。很多學生也因為自己一時貪念,徹底改變人生的軌跡。

    “隨著反電信網(wǎng)絡詐騙法的出臺,國家對打擊電信網(wǎng)絡詐騙這一社會毒瘤,進一步補強了法律武器。”龐偉說,違法犯罪行為人不僅要承擔刑事責任、行政責任還要承擔一定的民事責任。同時相關人員還會被納入信用記錄進行懲戒,一旦觸犯相關法律,后果十分嚴重。

    “求真”欄目提醒,廣大網(wǎng)民要懂法守法,主動學習法律知識,切實提高自己的防騙能力。

    關鍵詞:
    責任編輯: 梅長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