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12日,是汶川地震十五周年,也是我國第十五個全國防災減災日。近年來,除了自然災害防治之外,我們也越來越重視城市當中的防災減災。那么,城市高層建筑、城市基礎設施,到底該如何做好防災減災工作?共同關注——城市:安全才能讓生活更美好!
△《新聞1+1》完整版視頻
(資料圖片)
防災減災下,如何保障城市建筑安全?
燃氣、橋梁、供水、排水、供熱、綜合管廊等這些重要的基礎設施,被稱為“城市生命線”。5月11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表示,將全面啟動城市基礎設施生命線安全工程工作,來提升各個城市對安全風險的防范能力。那么,城市安全的生命線,到底該怎么守住?此外,近期高層住宅承重梁被私拆的事件頻發,城市高層建筑的安全又該如何保障?一起看↓
我國城市基礎設施主要面臨兩大風險
清華大學公共安全研究院常務副院長 袁宏永:城市基礎設施的風險隱患,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個是內在的,一個是外在的。內在的風險:我國30多年的城市化高速發展,很多地下的管網設施、建筑已經處于老化階段,出現了很多風險。比如燃氣管網會泄漏燃氣,引起燃氣爆炸;供水管網漏水引發路面塌陷;不少建筑也成為危房等。外在的風險:氣候條件影響,比如臺風、暴雨,以及生活過程中更多的用電、用氣所引發的一些外在風險。
城市基礎設施,“里子”的欠賬需要“摸家底”
清華大學公共安全研究院常務副院長 袁宏永:說實在話,我國城市建設,面子問題做得比較多,里子問題還是有一定欠賬的。我們對燃氣管網、供水管網和排水管網的安全風險摸底,是一個比較困難的問題。在去年,全國開展自然災害風險普查,對城市里面的基礎設施,也開展了風險普查。這個風險普查,通過很多新的技術,比如掃描地下管網走向,查閱管網材質,同時收集以往的資料等。總之,就要把城市地下的所有管網信息搞清楚。要細致到什么程度?就是這些所有的參數,能引發的災害都要搞清楚。比如它的材質、建設的年代、壓力,和其他管線有沒有交叉,這樣的一些信息我們都要摸清楚,并且建立起檔案。
城市基礎設施安全,需要“體檢”防患未然
清華大學公共安全研究院常務副院長 袁宏永:我們首先要對城市進行“體檢”,進行風險分析,找出這些城市經常發生的大的災害,尤其是可能會使城市運行癱瘓的一些災害。然后找出控制這些災害發生發展的一些節點,通過控制這些節點來防止災害的發生。比如燃氣泄漏,我們就在可能會引起急劇爆炸的點布置傳感器。比如說橋梁,我們就測量它的振動牢度和它的位移。比如路面塌陷,路面塌陷大部分是由供水排水泄漏引起的,治塌陷主要是要治水,因此我們要對排水、供水和主要干道重疊的地方,通過傳感器監測它的泄漏,防止它沖刷地面引起大的空洞。通過這些物聯網傳感器的方式,建立起立體的監測網,就可以提前預防城市災害的發生。也就是說像人體檢一樣,在還沒有發生病變的時候,有征兆之前就把它監測出來,防患于未然。
合肥試點建設城市基礎設施生命線,成果如何?
一個城市,能否對可能發生的安全隱患提前感知,防患于未然?一個人口密集的城市,又該如何構建城市生命線?常住人口達960多萬的安徽合肥,用了近十年的時間,累計布設了前端感知設備8.5萬套,覆蓋137座橋梁,7316公里管線。構建燃氣、橋梁、供水、排水、熱力、綜合管廊、消防、水環境八大領域的立體化監測網絡,成立了國內首個城市生命線工程安全運行監測中心,24小時不間斷監測城市重要基礎設施的安全。
合肥試點建設城市基礎設施生命線,其他城市可復制嗎?
清華大學公共安全研究院常務副院長 袁宏永:對于各個城市都有的共性的災害,普及合肥的模式難度不大。比如路面塌陷、燃氣爆炸、橋梁垮塌等,對于這些災害的規律我們是了解的,對它的監測是可以復制的。難點在于不同的城市面臨的災害可能有所不同,尤其是我們經常碰到未知風險和超越我們認知的風險,它監測起來就比較困難。

- 點招是什么意思?大學點招取消了嗎?大學點招是指高校點名錄取某一考生,即使考生的分數沒有達到該...
- 世界上最大最貴的鉆石藏在?最稀有的鉆石顏色?世界上最大、最昂貴的鉆石藏在英國王室(倫敦鐵塔)里。世界上...
- 駱駝有幾個胃?駱駝奶是酸的嗎?駱駝有三個胃。駱駝的胃里有許多小氣泡,呈瓶子的形狀,用來儲...
- 溢價是什么意思?溢價是貴了還是便宜了?在股票市場上,溢價的意思就是當前股價高于公司的內在價值,...
- 雙軌制是什么意思?雙軌制產生的原因是什么?中國的雙軌制是計劃經濟體制和市場經濟體制并行,是計劃經濟...
- 科創50指數怎么買?科創50指數etf買哪個好?
2023-05-12 16:51:07
- 兩融標的是什么意思?怎么成為兩融標的?
2023-05-11 16:49:17
- 轉債交易規則?轉債交易費用是多少?
2023-05-10 15:08:07
- 股票和基金哪個風險更高?股票和基金哪個適合新手?
2023-05-08 15:47:34
- 股市崩盤是什么意思?股市崩盤意味著什么?
2023-04-28 15:12:54